“今年的猴头菇种了40万棒,每棒产量可达5斤,草菇种植有21个插地大棚,共计8.5亩,每天单产能达到600斤,亩产可达到10000斤。猴头菇、草菇在贵阳种植极少,产量、价格都还不错,上市后非常受大众喜爱”。刚走进新场镇贵州省菇农农业有限公司的菌菇种植基地,该基地的负责人郭敏就兴奋地向记者介绍到今年菌菇的种植成果。
(相关资料图)
33岁的郭敏是新场镇的致富带头人,年轻有为的她既从事养殖业又从事种植业。在养殖业方面获得成果后,她又投入到了菇业种植,分别种有猴头菇、草菇等菌菇。目前,她所经营的公司有职工18人,季节工125人,带动周边种植农户达228户。
菇棚里,记者看到几层立体“菇床”上,不少圆润饱满的草菇探出“小脑袋”,煞是可爱。郭敏告诉记者,要想产出味鲜、天然无公害的有机草菇,单单依靠优质菌种还远远不够。还要给草菇提供温度、湿度、光照适宜的生长环境,每个棚均配有专业控温设备、加湿设备和光照设备,使得草菇能获得最佳的生长环境。
在这样恒温恒湿环境中生长出来的草菇,味道鲜美,品质优良,每天都会吸引各地客商前来洽谈采购,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。说到这里,脸上乐开花的郭敏直说找到了致富之路。
时下,正是食用菌采摘的好时节。在下坝镇谷坝村,惠兴隆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基地一派火热景象,大棚里整齐地摆放着菌包,饱满莹润的平菇香气袭人,村民们有的忙着采收、有的忙着分拣、有的忙着装车,一派热闹的劳动场面。
“我们基地现在种植得有平菇约50万棒,香菇有20多万棒,还有玉黄菇、金针菇等品种,一年的年产量在80万棒左右,纯利润40万左右。主要销往扎佐、石板、万东等批发市场。”乌当区惠兴隆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袁长贵说道。
如今,食用菌种植已在下坝镇蔚然成风,小小的菌菇四下“飘香”,日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,成为百姓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。
小菌菇撑起“大产业”,实现稳增长。走进羊昌镇贵阳市农投食用菌菌种繁育中心,车间里,工人们正忙着配料、搅拌、装袋、打包,赶制订单。该基地主要围绕羊肚菌、红托竹荪等珍稀品种开展菌种研发优化及平菇、木耳等菌种、菌棒的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和示范推广等,以供应贵阳市场为主,年效益达1.2亿,同时带动周边农户60余人就业,每年为农户增收320万以上,让村民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。
“因为我们家有小孩读书,家里面还有老年人,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,我就在近处打工,这个地方都是按月发工资,不仅能给家里面增加一点补贴,还能照顾到家庭。”贵阳市农投食用菌菌种繁育中心工人金菊如是说。
近年来,乌当区充分发挥贵阳大市场优势及乌当区临郊地理优势,通过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运行服务模式,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,现有食用菌企业10家,合作社2个,生产大户1家。截至5月底,全区已种植食用菌1339万棒,完成全年目标产值62.9%。
一株株小菌菇如同一把把“致富伞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。下一步,乌当区将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条件,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,围绕食用菌生产,打造集研发、育种、生产示范、精深加工、休闲体验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综合体,促进食用菌产业“接二连三”,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,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产业支撑。
关键词: